1967 年,Grand Seiko 推出 44GS,自此樹立知名的 Grand Seiko 風格。經典幾何錶殼、無瑕磨面,以及令人眼睛一亮的面盤,44GS 始終是 Grand Seiko 獨特設計語言的典範。
44GS Grand Seiko 風格的設計理念,是認為 Grand Seiko 的手錶都應該「閃耀高品質光彩」。為了達成這個目標,Grand Seiko 的設計師聚焦在光影的微妙互動,以及如何才能展現結構設計中的二元要素,而 44GS 錶殼展現了這個理想。
現代詮釋版 44GS 的首席設計師小杉修弘,接下了為現代顧客重新詮釋經典的重任,完整保留許多讓原始錶款如此特別的設計原則。2013 年,Grand Seiko 推出經過現代詮釋的 44GS 風格,我們今天就要來探索現代 44GS 的模範 SBGJ201,採用白色岩手山面盤的 Hi-Beat GMT 手錶。
出生於 1952 年的小杉修弘,1973 年以錶殼設計師身分投入鐘錶界。1993 年,他成為 Seiko 的正式設計師,兩年後成為 Grand Seiko 的設計負責人。1998 年,小杉先生負責打造全新手錶系列,意旨 Grand Seiko 回歸機械錶的生產,至今仍有多款手錶仍沿用了Grand Seiko 備受歡迎的 Heritage Collection 的經典設計。
小杉先生第一次向團隊展示現代版 44GS 的設計圖時,他們立刻表示複雜的幾何造型可能會在生產時造成問題。尤其是錶耳的銳利邊緣、側邊弧面和錐形設計,不論是生產或用 Grand Seiko 超鏡面研磨拋光時,都會造成困難。
「我總是想創作出能樹立挑戰的設計。」──小杉修弘鼓勵打造現代 44GS 錶殼的工匠。
小杉先生的理念是挑戰 Grand Seiko 的工匠,讓他們嘗試起初看似困難的設計。唯有如此,工匠才能精進技巧,挑戰極限,做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作品。
現代 44GS 的錶殼非常複雜,有好幾個平坦表面和刻面,不同平面的交界處還有銳利線條。這樣的幾何造型已經非常難製造,而現代 44GS 的設計又在錶殼側面加上弧形脊線,增加複雜度(原版手錶的錶殼側面採用直線型設計)。錶殼的弧面設計讓手錶配戴在手腕上時更加舒適,這是 Grand Seiko 非常注重的細節,但也增加了錶殼的製作難度。
Grand Seiko 的專業工匠開始投入製作,他們最後開發出數種技術,成功在 44GS 錶殼上完成 Grand Seiko 最具代表性的超鏡面研磨。手錶成品美得令人屏息,44GS 錶殼至今仍然是 Grand Seiko 的經典設計。
SBGJ201 是 Grand Seiko Heritage Collection 的 Hi-Beat GMT 手錶,採用經過現代詮釋的 44GS 設計。不鏽鋼錶殼直徑 40mm,整個錶殼都呈現無瑕拋光質感。44GS 錶殼充分運用光影交互作用,展現明顯的日本特質。從側面看,可以看到錶圈的圓潤弧型和錶耳的錐形設計,都是讓配戴者更舒適的重要設計細節。
面盤質地的正式名稱是「岩手山稜紋」,但一般通稱「岩手山紋」,靈感來自岩手山的崎嶇稜角,而岩手山正坐落於製作 Grand Seiko 機械錶的雫石鐘錶工坊旁邊。小杉修弘為 SBGL001 設計岩手山紋面盤時,是想像俯瞰山頭,山脊從中央往外散開的景象。這個質地讓平面的面盤看起來更立體,如下圖所示放大來看的話,就會發現錯綜複雜的細緻紋理十分顯眼,展現 Grand Seiko 爐火純青的面盤工藝。從面盤中央放射出去的凹凸花紋,在光線照耀下閃爍獨特光彩。
這個設計細節延續到時標和指針,精緻的刻面設計讓光線在面盤上展現活潑效果,這樣的美感更延伸到鏡面拋光的錶圈上。GMT 指針是手工藍鋼形成的濃郁藍色,每一支指針都是獨立燒製。因為鋼鐵對熱度很敏感,即使接觸時間超過一秒都可能影響色澤,因此藍鋼 Grand Seiko 指針需要精湛的技巧,更需要多年經驗支持。
手錶由高頻率 GMT 9S86 機芯驅動,9S86 機芯以 36,000 bph 的頻率運行,具備 55 小時動力儲存與日差 +5/-3 秒的精準度。這是「真正」的 GMT 機芯,也就是說時針可獨立調節,而 GMT 指針可固定在「家鄉」時間。GMT 的優點在於,配戴者抵達不同的時區後,就能快速將時針調整至適當的位置,而不必重置手錶。可以從錶底蓋的透視窗欣賞作工精美的機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