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是 Grand Seiko 立下根基的一年。1960 年,第一只 Grand Seiko 問世。這只手錶由 3180 機芯驅動,是技術和美學方面的一大里程碑,為 Grand Seiko 往後數十年的動力打下基礎。
3180 機芯以 1959 年備受推崇的 560 機芯為基礎,建立許多重大革新。機芯採用最新的「Diashock」避震系統、停秒功能、精心調校的擒縱,還有 45 小時的動力儲存。從這些特性就可以看出,我們渴望打造一只方便保養、高度精準的手錶。第一只 Grand Seiko 手錶的高規格符合瑞士日內瓦官方機芯控管局 (Bureaux Officiels de Contrôle de la Marche des Montres) 的標準,因此獲得天文台錶認證。
美學方面,第一只 Grand Seiko 手錶是品牌諸多經典設計的奠基,包括哥德體LOGO字樣、辨識清晰的鑽石切割時標和指針,還有 Grand Seiko Lion 標誌。請瀏覽 GS9 的歷史,認識更多第一支 Grand Seiko 手錶的變化款式。
初代設計的純粹質感是其歷久不衰的祕訣,深深影響 Grand Seiko 往後六十年間推出的所有手錶。可以想見,初代設計仍然深受鍾錶愛好者歡迎,之後 Grand Seiko 更推出多款經現代詮釋的初代手錶,吸引現代收藏家的目光。2001 年,SBGW004 於日本獨家上市。2013 年和 2017 年也有推出限量款手錶,最新型號是 2020 年上市的 SBGW260 和 SBGZ005。2020 年 Grand Seiko 也推出三只以初代 Grand Seiko 為靈感的復刻基本款手錶,一只採用鉑金 (SBGW257)、一只採用黃金 (SBGW258),一只採用超高強度鈦 (SBGW259),今天要介紹的是 SBGW259。
Grand Seiko 的粉絲都很熟悉高強度鈦,這是品牌大部分鈦金屬錶殼手錶採用的專利合金,經典的 SBGA211「Snowflake」也使用高強度鈦。不過,Grand Seiko 在此之前只有一只手錶採用超高強度鈦,就是 Grand Seiko 於 2017 年成為獨立品牌時推出的 SBGR305。超高強度鈦是什麼?
超高強度鈦是比不鏽鋼輕、抗腐蝕效果更好的專利合金,更厲害的是比前面提到的高強度鈦還硬,硬度更是不鏽鋼的兩倍,因此格外耐用。超高強度鈦可以採用超高標準加工,尤其是進行 Grand Seiko 的超鏡面研磨之後,表面會比製錶用的不鏽鋼還要亮眼。超高強度鈦雖然價格高,但優點是會像貴金屬錶殼一樣閃閃發光,而且更能抵抗每日配戴的磨損消耗。
與原始設計最大的差別在於面盤。基本上所有重要零件都相同,但面盤改成鮮明的藍色,開創了先例。無疑地,成果只能以美麗來形容。
引人注目的時標和指針忠於原創,與面盤形成美麗的對比。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小細節,就是時針和分針表面採用了髮絲紋,完美體現以注重細節聞名的 Grand Seiko 精神。髮絲紋不只美麗,還有其他功用。拋光指針在深色面盤上可能不夠清楚,影響目測,有髮絲紋的指針在深色面盤上就清楚多了。清楚易讀是 Grand Seiko 設計時的首要考量,這個方法既能符合品牌的設計理念,又不會減損易讀性。
SBGW259 的錶殼直徑 38mm、厚度僅 10.9mm,比 1960 年的原版手錶大了幾釐米,但仍然完整保留優雅的設計細節。
一部分的厚度來自雙弧型藍寶石水晶鏡面,致敬原版的塑膠錶面設計。除了些微增大的尺寸和鈦金屬錶殼,另外一大改變就是呈現 9S64 機芯的透明錶底蓋。
如同所有 Grand Seiko 機芯,9S64 機芯完全有品牌研發製造,設計採用主發條,以單一發條盒提供 72 小時的動力儲存。機芯也經過測試,以符合 Grand Seiko 標準的每日誤差平均值 -3 到 +5 秒,測試程序長達 17 天,包括六種不同方位,超越天文台錶的標準。
擒縱系統最重要的兩個零件擒縱叉和擒縱輪,是以微機電系統 (MEMS) 製造。Grand Seiko 的工程師利用 MEMS 減少零件的重量,提升機芯整體的效率。這也讓擒縱輪的輪齒得以採用特殊形狀,形成梯級結構讓潤滑油停留更久。
SBGW259 搭配做工精緻的鱷魚皮錶帶和折疊扣,讓手錶整體更加優雅精練。
價格:NT$252,000
錶殼:超高強度鈦
尺寸:直徑 38mm x 厚度 10.9mm
機芯:9S64 手上鍊機芯